据说广东惠东过去一年倒闭鞋厂达几十家。最大属广东三丰鞋业,近半年来债主不时上门讨要。曾经意气风发年仅四十来岁的民营企业家,陷入深深的苦恼,据说他背上了数亿人民币高利贷包袱。
制造业危机直指一个高爆点三个字,高利贷。为什么?答案早就有,银行不愿向民营制造企业放贷。可现实的情况却不完全是这样。高利贷形成的途径有两种,民间和银行。
民间,有地下钱庄,集资,亲朋好友之间等途径。
银行正常情况下,给经营好的企业开始也多少一些贷款。后来不愿贷款有两个原因。一企业出现风险苗头。二腐败。
银行内部管理人员,对于经营好的企业按理说应该可以继续放贷。社会上的高利贷利息往往高出银行好向几倍,于是,社会上有些人与银行内部人员勾结套出银行存款,将国家贷款利息转变为高利贷利息,企业深受其害。这种现象恐怕不是个别。使本来经营困难的企业雪上加霜。经营不好的企业贷不到款,经营好的企业按正常渠道贷款也难。可谓,为人进出的门相对狭窄。为“狗”进出的洞却相对“宽敞”,却是深深的陷井。企业主明知也得跳。
三丰鞋业老板再精明,却还是不得不跳进了高利贷深深的陷井里。
溪图2014.2.6于深圳
评论